社論/台灣的幸運「疫」夕之間消失? - Yahoo奇摩新聞
Judul : 社論/台灣的幸運「疫」夕之間消失? - Yahoo奇摩新聞
link : 社論/台灣的幸運「疫」夕之間消失? - Yahoo奇摩新聞

從日本女大生、泰國移工、比利時工程師再到日本工程師,一個接一個的案例明確告訴我們:台灣本土存在著社區感染。但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堅持不擴大篩檢,就像用黑布罩住台灣,我們身在其中,卻摸不清社區疫情的真實狀況。近來暴增的境外移入案例,也警示我們應該入境者全篩,但指揮中心悍然拒絕。內部狀況搞不清楚,外來者又不全篩,台灣這樣做防疫,讓人不安心。
日本女大生、工程師和泰國移工是回到母國後被驗出感染,依其旅遊史推斷應該是在台灣被傳染。比利時工程師是在出境前自費篩檢出來,之前已在台灣待了4個多月,推說不是本土個案無法讓人信服。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依流行病學模式推估,比利時工程師應於6月在台北染疫,且6月約24名無症狀者入境,28天後恐已衍生出41到171名潛在個案,但因為要有症狀才採檢,所以找不到這些個案。
台灣本土存在社區感染
一句話,很簡單,台灣本土存在著社區感染,但指揮中心卻支支吾吾。這種不肯面對現實挖掘真相的態度,對防疫來說相當危險,因為拒絕揭露存在於現實中的危險,就會讓民眾產生與現實不相符的安全感,以致於鬆懈警戒,讓自己暴露在更多風險下。近來戴口罩的人少了很多,觀光景點人山人海,振興券帶動的消費熱潮,就是來自相信台灣防疫世界第一的安全感。
振興經濟固然重要,但不能用粉飾疫情的方式來做,而應該是正視疫情,在社區抽樣擴大篩檢,更精準掌握疫情在社區的走向,一有發現就立即進行疫調與隔離,同時對入境者進行普篩,這樣整個台灣才算真的安全。就像火災一樣,只要勤快地搜尋小火花悶燒處,立即建立防火帶阻止延燒,就地滅火,並阻止外來火苗進入,就能保障整個社區的安全,讓民眾的生計與生活受到最少干擾。如果不願積極巡查,擔心多篩多抓到個案壞了防疫佳績,恐怕會任令一簇簇的小火花趴趴走,最後釀成大災難。
安全感應該是建立在堅實的檢驗依據之上,指揮中心如果更積極查找病毒,就算發現案例而讓零本土破功,其實那也只是讓台灣更安全而不是更危險,因為我們有確實找出感染者和傳染路徑。幾個外籍個案的匡列者檢驗都是陰性,就此結案,這其實不是好消息,因為意味著指揮中心並沒有抓到感染上下游,病毒可能是傳斷鏈了,但也可能是還在默默流竄。
積極篩檢確實阻隔病毒
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推估,台灣現約有300至600位無症狀感染者。到了秋冬,這些種子帶原者有機會擴增為本土的社區感染源。到目前為止,雖有零星本土案例,但也許是大家警覺性高衛生習慣好,所以沒有出現大規模傳染或重症,但誰也不敢保證,這樣的幸運不會在一夕之間消失。
環視全球,新冠疫情燒了又燒,至今1800萬人確診、近70萬人死亡,災情之慘可比戰爭。鄰近的日本、菲律賓、香港都再爆發新一波疫情,防疫第一名越南出現大規模社區感染,台灣最近的境外移入個案多來自菲律賓,只針對菲律賓旅客做篩檢是不夠的。除了菲律賓,美國、印度等疫情更嚴重,其他國家旅客也有可能是無症狀患者,就像台灣之前也號稱逾百日零本土,結果自台返日、泰的旅客被驗出確診一樣。阻敵於國門是一道重要關卡,台灣現在的篩檢能量夠,沒理由不肯對入境者做普篩,光是以居家隔離或檢疫作安全閥,終究難免有漏網之魚。
目前疫苗研發以英國牛津大學的進度最快,已進入第3期人體實驗,樂觀預估可在今年底明年初生產。但即使如此,在全球搶貨下,台灣未必能及早取得足夠數量的疫苗,夏天一過便是利於病毒散播的秋冬時節,大家必須作好面對新一波疫情的準備。台灣現在的安全不是真安全,明明可以做得更好卻不做,會讓民眾暴露在不必要的風險中。要做好防疫,就必須積極篩檢確實阻隔病毒,才能為民眾安全作最大保障。
August 06, 2020 at 03:10AM
https://ift.tt/3i7Bc5u
社論/台灣的幸運「疫」夕之間消失? - Yahoo奇摩新聞
https://ift.tt/3eiQK4T
Anda sekarang membaca artikel berita 社論/台灣的幸運「疫」夕之間消失? - Yahoo奇摩新聞 dengan alamat link https://padosberita.blogspot.com/2020/08/yahoo_5.html